最新熱點
預制菜給水產業帶來了什么?
自今年1月以來,A股突然爆炒預制菜概念,預制菜概念成分股大漲?!秴^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》的正式生效,也讓預制菜開始走出國門,進軍海外市場。全國各地政府也陸續出手布局預制菜,其中,廣東省在前不久印發了全國首個預制菜產業政策——《加快推進廣東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》,啟動預制菜標準體系建設,上線預制菜大賣場。一個巨大的發展機遇擺在了預制菜產業面前。
水產品是預制菜的重要原材料。萬億級預制菜賽道上,各路力量紛紛入局,這將對水產業帶來怎樣的影響?

萬眾期待的下一個萬億餐飲市場
預制菜是指經過洗、切、搭配、加工完成的菜品,隨后采取冷凍或真空等一系列方式進行包裝保存,消費者購買后只需通過簡單烹調或直接開封即可食用,具有方便、高效、出品穩定的特點。
疫情沖擊下,大眾消費觀念發生巨大改變,這種只需簡單加工的“方便菜”深受歡迎。2021年雙十一期間,天貓新生活研究所遴選出10大趨勢單品,預制菜首次入圍。從天貓數據看,包括半成品菜、速食菜、料理包在內的預制菜銷售火爆,成交額同比增長約兩倍以上。
艾媒咨詢數據顯示,2019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約2445億元。2021年中國預制菜行業規模預估為3459億元,同比增長18.1%,預計未來將保持20%左右的增長率高速增長,在2023年達到5165億元,6—7年實現3萬億元以上規模,成為“下一個萬億餐飲市場”。
資本入局加速企業預制菜布局
在“下一個萬億餐飲市場”的風口之下,各路資本紛紛進入預制菜領域,一方面帶動了預制菜概念成分股的一波瘋漲,另一方面也加快了相關企業對預制菜領域的擴張和布局。
2021年12月10日,恒興集團南沙漁業產業園水產分揀加工中心項目舉行開工典禮。該項目由恒興集團、南沙農業集團合作建設,業務包含水產品的初加工、深加工、預制菜加工。項目建成后,預計水產品加工年產量2.3萬噸,年營業收入6.8億元。
國聯水產在2021年1月3日公告披露,定增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0億元,扣除發行費用后擬2億元用于子公司廣東國美水產食品有限公司中央廚房項目,擬5億元用于子公司國聯(益陽)食品有限公司水產品深加工擴建項目,擬3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。
被稱為“鱸魚大王”的何氏水產依靠強大的供應鏈能力、研發實力和先進的生產加工技術、完善的銷售網絡,不斷在魚類加工產品和預制菜品方面轉型升級,重點推出“何氏蹦蹦魚”“何鮮氏功夫魚”品牌,成功打造“黑魚片”“酸菜魚”等行業爆品。
產業振興強化水產品產業集群優勢
在飼料工業快速發展的近30年來,廣東水產品在苗種、養殖、飼料、動保等環節逐漸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產業集群,如南沙青蟹、佛山加州鱸、陽西程村蠔、電白對蝦等,但水產品加工和品牌建設卻遲遲未能取得較大突破。
如桂花魚,廣東省是全國鱖苗種集中生產區和主養區,全國95%以上鱖魚苗都來自廣東。但因缺少加工流通環節,無法取得市場定價權,廣東桂花魚價格波動較大。為打破桂花魚產業發展瓶頸,2019年6月海大集團(清新)桂花魚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申報成功。2021年清新桂花魚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,品牌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。
隨著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和產業興村強縣行動深入實施,廣東水產品“生產+加工+科技+品牌”一體化發展成效漸顯。作為預制菜的重要原材料,預制菜的發展也必將進一步強化水產產業的集群優勢,推動加工及品牌建設發展。
市場青睞推動水產預制菜開發
深加工是農產品提升附加值的重要手段,但水產品因“吃新鮮”的傳統飲食習慣,在深加工環節一直未能有大突破。預制菜的流行,讓不少水產加工企業看到了未來。
其實早在2019年,海鮮水餃品類就迎來過一輪大暴發。這一年,磷蝦、鮮貝、海螺、三文魚,甚至海膽、墨魚等都被加工用作水餃餡料。如今,酸菜魚、烤魚、小龍蝦等網紅爆品的崛起,也必將帶動更多水產品在預制菜方面的研發和應用。2021年10月,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蠶業與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發布的100項農產品食品化加工實用技術目錄(首批)中,涉及水產品加工的技術就高達35個。未來水產品必將乘著預制菜風口,走進千家萬戶。